•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

道德经读后感800字600字1000字

来源:www.gexingshuo.com 时间: 2016-09-20 所属栏目: 读后感 人气: 385

道德经读后感800字600字1000字
 道德经是道家的经典著作,是老子写的。大家读了这本经典作品,感悟都有哪些?

  道德经读后感一:

  作为充分体现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用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虽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诗体的语言,有些晦涩难懂,但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它丝毫也不过分。

  我对《道德经》的理解主要是讲求“无为”,“尊重规律”。

  第一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说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语言来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名可名,非常名。”说的是可以称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说天地刚刚呈现时是没有名的,万事万物逐渐出现时才有了各自的名(但并不永恒)。“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经常在没有欲求时来探究它的奥妙,有的时候探究它的倪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是说有和无这两方面都同出于道却有不同的名称。“同谓之玄”都同样可以被认为深远微妙,难以把握。“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指的是这种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这一段作为《道德经》的起始,详细阐述了老此文来源于公务员测试网--文秘频道对规律的理解。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计划、有科学根据的,它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也远远超出了中国的范围。

  老此文来源于公务员测试网--文秘频道认为坚持按规律办事,一切都会顺利,而违背规律会得到大自然的惩罚。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是这样阐述的:“昔之得一者”古来大凡按规律办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这句话承接上句举了很多例此文来源于公务员测试网--文秘频道证明尊重规律的好处。上天尊重规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规律可以安宁,神灵尊重规律可以带来安宁,河流尊重规律可以水满,自然界万事万物尊重规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规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说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会爆裂,大地不安宁就可能会塌陷,神明不显灵就可能会消失,河流没有水就可能枯竭,万事万物不能生长就可能灭亡,君王不能统治天下就可能颠覆。“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所以富贵以穷贱作为根本,高贵以低下作为基础。“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X,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这局是举例说明上面一句,意思是所以说侯王都用孤、寡、不X这类贬义词自称。这难道不是以贱为根本吗?难道不是吗?“故致数舆与舆。世故不XX欲如玉,XX如石。”这是对上面的申论与例证的总结,说的是所以最高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于是不要要求像美玉那样美丽,像石头那样坚硬。

  由此可见,以位代表人物的道家学派对规律是十分尊重的,这在几千年前的中国是很难能可贵的,这种辩证法虽然很不健全,但却具有非常强的科学性,这对现在我们的唯物论十分有帮助,为后来人们对唯物论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个十分坚实且广泛的基础。而且,从这一段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对无为的崇拜。

  在现实和一些文艺作品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云游四方的道人,他们虚幻而飘渺,空灵且高傲。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飘逸,感受到的都是那种无为。

  老此文来源于公务员测试网--文秘频道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智。”所以说圣人的治理方法是让人谦虚,让人博学,减弱人的志向,增强人的体魄,让百姓没有知识和欲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为,以自然无为的态度治理天下便没有做不好的事。

  关于无为老此文来源于公务员测试网--文秘频道在《道德经》第七篇里举了一个例此文来源于公务员测试网--文秘频道。“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

  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站在老此文来源于公务员测试网--文秘频道的角度,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此文来源于公务员测试网--文秘频道的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勃发。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道德经》是一部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是大有裨益的。

  道德经读后感二:

  学了《道德经》,一个特别强烈的感受是老子思想所处的智慧高度和对自然的领悟及对人类社会关系的宏观视角。对事物发展的辩证和转化能给出融入自然规律的基本解剖。特别难能可贵的是能够脱离“从众定势思维”的习惯而独立地接近于自然。

  老子《道德经》的另一个广博在于任何人读之可以感悟出个体自己领域内的内涵和外延。也就是每个人都可以读出自己贴切的答案和个体标准。

  以上是从宏观上对《道德经》的感受。而在微观上,老子对自然存在、科学、宇宙守恒、人文、国家管理、战争、人性、生命、名利、权位甚至物理都有自己独到精确和细致的认识。

  下面对《道德经》的某些段落、重要的文句与自己的观念给出个人的感受:

  (1)首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章)

  “道”可以泛指,自然的方面可以指自然规律,如:星系的运动轨道,物质的自然混成及固有的运动轨道和方式;人文方面可以指人道、道德、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

  “可道”是指出宇宙自然规律的确定性和因果关系。也就是宇宙的自然规律的可以被人类认可和确定的现象。

  “非常道”又指出人类一旦用言语文字来表达就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用物理的观念来分析就可以认为是一种动态的存在使一切都不确定。也可以认为是指出人类的有限性而难于道出自然界的全部或准确的自然动态。

  “名可名”就是人类对一切现象的命名,名可名是老子认可了人类思想活动对自然的命名。另一方面,又用“非常名”区分了“人类的名”和“自然的不可名”。

  所以这样的一对排比句道出了宇宙无常和人类有常的界限。前面简单的6个字“道可道,非常道”就道出了人类不同参照系下的各种理论体系的存在是一种自然存在的现象。

  (2)“无为而无所不为”是一脍炙人口的名句。

  无为,不是字面上的直解不做任何事情,而是不做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事情。当你不做违反自然和违反社会规则的事件时,你所做的其它事件就是无所不为。当然,在这里对“什么是违反自然和社会规律”的“无为”事件的判断是必须具有各种层次的经验和高度智慧。

  举一些在自然低层次且简单的例子;例如:你不会游泳,就不要只身跳入海里。不跳海就是一种“无为”。这种不跳入水里就是一种经验的“无为”,而这种无为会给你的生命存在带来关于该问题的保障,这种保障就是一种变相的“无所不为”。上面举的例子是较为简单而浅显的例子,任何人都可以根据经验给出相应的、各种参差不同层次的“无为”和“无所不为”。

  (3)人发地,地发天,天发道,道法自然。(25章)

  这是一句用大小来定性宇宙存在的相互包容顺序,特别是老子在那个时代能够发现出了我们所看到的天被“道”所包容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宇宙观。更有对宇宙的存在给出了终极的自然存在观,而不是给出“神造”的自我臆测,这也是当时时代难能可贵的自然客观存在观念。

  在这一章里,还有一句话是“人也大”,这一句主要是对人类精神伟大的特指,换句话,可以认为,人类的精神思维世界可以包容天地而存在。

  (4)战胜以丧礼处之(31章)

  老子在强兵反战与孙子的战略思想同出一辙,是以不战而胜为上上,而战胜以丧礼处之。说明老子对生命的尊重和不得以而为之的战争策略。

  (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2章)

  在这一句话里,是很有趣和抽象的。本解突出用现代物理的思路与之对应。为何老子认为三生万物,是说明老子认可这个宇宙是只有三样最基本的东西吗?那么,寻找这三样事件与现代物理学对应的是什么?就个人的分析就是“运动”、“空间”、“自然力”这三样;可以认为万物都是这三个事件组织而成的事件,没有更多于这三样的东西存在。这是对三生万物的物理分析。

  从此可以推出,二生三的物理意义。“二”就是“动”、“力”这二个事件的存在产生物质的“三”。三就是万物。再往上推,“一生二”中的“一”指的是整体的宇宙,就是我们这一个宇宙,而宇宙是产生动、力这“二”个现象的根源,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进一步可以认为动力互相转换是自然存在的因果关系。

  最后,老子认为,道是宇宙存在的基本源头,也可以认定在自然角度上这个道是指特定的运动轨道。在人们对老子的分析中,主要认为他的道,因此把他称为“道家”。其实,对于德,是老子不能忽略的另一个主要元素。德产生道和道产生德是互存的两个基本元素,这也是81章用《道德经》命名的一个主要内涵。与之对应的是物理学上的《动力学》;可以认为道是由德决定的。对应于运动轨道是由力产生的物理现象。任何轨道如:导弹的运行轨道,物体的运动轨迹都脱离不了力的作用。也就是道是被力所决定的因果关系。反过来,力是由运动的道所产生的现象是人类难于直观觉察到的事件。关于这一点,将来的物理学定会给与正确的认识。因此,宏观地可以认为道德经可以对应于动力学,这是从物理学方面给与抽象观测的认定。由于当时动力学没有得到普遍的认识和推广,把“德”对应于“力”对于我们分析老子的自然科学观或许会有点牵强附会。

  道德经读后感三:

  最近很痛苦的在看道德经真的有看不过实在看不懂没办法得交作业唉为了不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特此声明下面文章乃摘自百度不信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作为充分体现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用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虽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诗体的语言,有些晦涩难懂,但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它丝毫也不过分。

  我对《道德经》的理解主要是讲求“无为”,“尊重规律”。

  第一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说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语言来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名可名,非常名。”说的是可以称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说天地刚刚呈现时是没有名的,万事万物逐渐出现时才有了各自的名(但并不永恒)。“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经常在没有欲求时来探究它的奥妙,有的时候探究它的倪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是说有和无这两方面都同出于道却有不同的名称。“同谓之玄”都同样可以被认为深远微妙,难以把握。“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指的是这种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这一段作为《道德经》的起始,详细阐述了老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对规律的理解。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计划、有科学根据的,它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也远远超出了中国的范围。

  老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认为坚持按规律办事,一切都会顺利,而违背规律会得到大自然的惩罚。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是这样阐述的:“昔之得一者”古来大凡按规律办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这句话承接上句举了很多例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证明尊重规律的好处。上天尊重规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规律可以安宁,神灵尊重规律可以带来安宁,河流尊重规律可以水满,自然界万事万物尊重规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规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说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会爆裂,大地不安宁就可能会塌陷,神明不显灵就可能会消失,河流没有水就可能枯竭,万事万物不能生长就可能灭亡,君王不能统治天下就可能颠覆。“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所以富贵以穷贱作为根本,高贵以低下作为基础。“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X,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这局是举例说明上面一句,意思是所以说侯王都用孤、寡、不X这类贬义词自称。这难道不是以贱为根本吗?难道不是吗?“故致数舆与舆。世故不XX欲如玉,XX如石。”这是对上面的申论与例证的总结,说的是所以最高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于是不要要求像美玉那样美丽,像石头那样坚硬。

  由此可见,以老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位代表人物的道家学派对规律是十分尊重的,这在几千年前的中国是很难能可贵的,这种辩证法虽然很不健全,但却具有非常强的科学性,这对现在我们的唯物论十分有帮助,为后来人们对唯物论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个十分坚实且广泛的基础。而且,从这一段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老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对无为的崇拜。

  在现实和一些文艺作品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云游四方的道人,他们虚幻而飘渺,空灵且高傲。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飘逸,感受到的都是那种无为。

  老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智。”所以说圣人的治理方法是让人谦虚,让人博学,减弱人的志向,增强人的体魄,让百姓没有知识和欲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为,以自然无为的态度治理天下便没有做不好的事。

  道德经读后感四:

  读了《道德经》,我才发现自己没有从根本上了解到老子,他的思想不仅仅在政治上,在人与自然等等方面也有很多思想,他的智慧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老子的思想是前人的睿智,老子的思想中处处体现了哲学,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的智慧。他给我们阐述了“道是一种人生境界”。

  就“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老子思想的核心所在,这章说的是“道”是不可以用言语来说明的,否则,它就一定是失去了“道”的真实涵义了;“名”是不可以用文字来表述的,凡是可以用文字来命名的,就一定不是真正的“名”。“无”,是天地万物的开始,是天地创始的根源;天地产生以后就是“有”,就由天地产生万物并滋养万物。所以经常从无目的,无拘束,无局限的状态,来观察“道”无名无形的微妙;经常从有目的,有拘束,有局限的状态,来观察"道"有名有形之处的真实。无名无形,有名有形都来源于“道”,是“道”的两种不同的形态和境界的同一真理,这两种变化都可以叫做“玄”。玄妙深处还隐藏着更深层的玄妙,是产生现象世界森罗万象的事物。

  我喜欢这一章中所表达的世界万物从“无”到“有”的过程,我们从出生赤裸裸的来到这个世上,我们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我们从刚出生的一张白纸,我们一直成长,为我们的人生添加各种的颜色,我们自己,我们身边的人丰富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命多姿多彩,我们的一生就是从无创造有过程。读这一章,我还对“名”有了一定了解,老子的名是不可以用文字来表述的,凡是可以用文字来命名的,就一定不是真正的“名”,老子所说的名是道,这其中深奥的含义虽然无法透彻了解,但我的理解是老子的“名”是人为人处世的态度,是一个人应该有的价值观,不为“名”而“名”,然而这个社会上很多人追求的“名”是与老子的道是相违背的,如世界上很多人味了追求名利不折手段,有一些的一生中是为追求名利而活,我们觉得这样的人生太枯燥,不是一种符合我们应该追求的人生的态度,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价值观。老子在第一章所表达的思想是让我们了解

  我还喜欢“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音声之相和,前后之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这一章中我了解到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的,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充满了比较,世界上正是因为比较,才有美丑之分,有善恶之分,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跟别人比较,例如我们会关注到哪个女的长的美,哪个男的长的帅,在学习上我们会关注那位同学是三好学生,那位同学是很坏,学习不好,这都是由比较产生的,假若这个世界上没有了比较,就没有了美丑之分,我们看到的美与丑是一致的,好与坏也是一致的,如果没有比较,没有相对,那么美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有美,怎么才算美,怎么才算丑?只有好,怎么才算好,怎么才算坏?相反的,天下皆知恶之为恶,斯美矣。当然天下人都知道恶时,善也出现了,它们是并存的,当所有的恶消失的时候,或者善或许也不存在了。它们是没有界限,没有一个准确的区别,是否存在一个空间是没有好坏之分的?是不是真的有美就有坏的存在?还是个空间里既是善也是恶呢?就好像没有对也没有错,对和错是相对,当错没有了,对其实也不在了,没有完全对的东西,也没用完全错的东西,没有完全善的东西,也没有完全恶的东西,没有好的东西,也没坏的东西,正是因为没有比较,世界万事万物就没有了一个明确的界定。所以老子提出的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的,世界是因为有了比较才有了事物与事物世界的区分,世界正是因为有了比较菜更精彩,才更绚丽。

  我还喜欢这一句“上善若水”,意思是说上好的行为典范就像水一样。我们喜欢水的清,水的澈,老子的道中追求的是拥有水一样品质的行为规范,我们在这个社会上,我们的行为不仅仅是个人的表现,还会影响到我们身边许许多多的熟悉或者陌生的人,所以我认为一个人要规范自己的行为,让自己的行为既能规范到自己,也能给他人好的影响,学习老子,然自己的行为拥有像水,自由,不与他人争,只展现给他人最好的一面。

  老子的思想处处体现生命的睿智,其中还有很多的深奥的含义值得我们去了解,去领会,我觉得我去读老子,是去接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在这个什么都讲求快的的社会,我想我们应该留一点时间去体会生活的真谛,不要在在“快”里迷失了自己。

  道德经读后感五:

  在《道德经》第七篇里举了一个例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

  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站在老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的角度,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的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勃发。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道德经》是一部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是大有裨益的。

  道德经读后感六:

  我觉得《道德经》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四个字,那就是“天长地久”,老子正是从这里出发,来探讨人们能不能够通过对天道的研究、探讨、学习、转化、实践等一系列的活动,将自己的人生有所提升,从而亲近天道,实现人生的“天长地久”。

  老子由此出发,先是探寻天地可以长久的秘密,可以简单的总结为几句话,那就是天地善利万物,但是它们又从来不居功,这是真正的无为,不但不居功,还选择了功成身退;天地间有一种制衡机制,那就是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道好还,这是一个恢复机制,尽管常常的也会有偏的时候,但是很快就得到了矫正。

  作为人应该怎么办?一方面是学习天道的“善利万物而不争”的特点,这就出现了老子的“无为”观点,像天地那样毫无痕迹的去做事,没有什么后遗症的去做事,这就是“人法地,地法天”……第二就是任何事情都不要过分,这是人类通过提醒自己实现的一种自我制衡方式,不要走偏了,因为天道好还,而人道不好还,人们总是执着的走向一条不归路。道家让人长久,让人尽可能的笑到最后,它告诫人们,人生的能量只有那么多,所以什么事情都要悠着点,七八分就行了,不要总想着十分、十二分,能量一旦快速的被释放,哪里还有什么长久可言?

  时间是天地之间最大的秘密,也是最强大的力量,谁又能够战胜得了时间?赢得了时间就赢得了一切,老子教给人们的方法就是赢得时间的方法。这里不是不要过程,而是要有更加聪明、更加高级的过程,如果没有聪明和智慧,半路上就会夭折,哪里还能够赢得时间?老子既追求过程,更追求结果,他建议人们“守弱、处下”,这都是要在过程中加以自保的成份,然而又不是为自保而自保;他建议人们“慎终如始”,全程都要谨慎,而且关注每一个微小的变化,这都是追求过程,只有有了这样的长久的过程才能有一个长久的结果。

  最后说一下“道”和“德”的问题,这是《道德经》最核心的概念,否则就不会以之来命名了。对于“道”,老子多处描述,希望能够从描述中让人们建立一种理解和认识,因为“道”是老子思想体系中最为终极的概念,所以没有什么可以来说情“道”,也没有办法来定义“道”,因为“道”涵盖了一切。根据全篇文字我们会发现,在老子看来“道”首先是一种存在,而且是一种我们非常难以把握的存在,宇宙间的一切都是由它产生的,它是一切东西的母亲,这是其一;第二,“道”不仅仅是这样一个实体,它还存在于它所产生的一切东西之中,从而可以支配一切的东西。所以我们从生活中仔细体察,到处都是“道”的影子,不过这里需要注意,那就是只是影子而已,真正的“道”你是看不见的。

  “德”是什么?如果说“道”是外在于人们而存在的,我们在“道”的掌控之中,而只能够感受“道”、理解“道”、体会“道”的话,那么学习“道”的价值在哪里呢?老子这样的赞扬“道”,目的在哪里呢?在于我们通过学习“道”而指导我们的生活,从而实现“天长地久”的目标。“德”就是我们学习“道”的结果,它是指“奉道以行事”的方式,换句话说我们按照“道”去做事,这就是“德”,如果不按照“道”去做事,那么就属于“失德”。

  以上就是我对《道德经》的粗略看法及感想,不到之处敬请指导!

  道德经读后感七:

  在没有真正地读过《道德经》之前,我对《道德经》的认识十分少,仅仅停留在对“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为而治”几句话的熟悉背诵而已。甚至是在网络小说中描写的《道德经》作者,老子“骑牛西行”是去到另一个世界,一个充满怪异事件的世界,继续寻找自己心中的道。

  在真正地认真地观看了《道德经》这本书,感觉受益匪浅,对老子的敬佩油然而生,几千年前的作品,到现在对我们的作用仍然是十分大的!无论是我们个人的修身养德,还是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这次写的论文,我想从《道德经》的第9章,第46章与第66章并结合最近潮汕地区的不稳定,来讲述一下我个人对廉洁修身的看法。

  先从第9章开始,它的含义应该是物极必反,其中“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表明了从政者贪污腐败,存款千亿万,你也守不住,依仗为官,作威作福,对人民冷漠无情,不问疾苦,必将遭其咎,纪委早晚要查到的,所以从政者要淡薄金钱名利,专心工作,为人民服务。而在第46章中,“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则告诉我们官员在治理社会时,应当要符合道,我认为既是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贪欲不能过大,既是要少私寡欲,不要贪得无厌。这也适用于在现在社会中,官员不能为了一己私利,而做出出卖当地村民合法利益的行为。而在第66章,也是关于如何治国,“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既是,江海之所以是百谷之王,是因为它善于居于低处,要想成为老百姓心中的领导就要谦虚低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主动深入基层听民之苦,民之意,尊重百姓意愿,这样的表率领导者虽居于上而人民不感繁重,虽处于前而人民不感伤害,告诉我们官员要如何执政!

  但只仅仅从《道德经》中这短短的3章中,对比近来潮汕地区官员的处理争端的手段,我们官员还是要在未来的时间里多多学习《道德经》,多想想如何廉洁修身,保护人民的合法利益!!!

  近日,汕头溪南镇-上岱美村数千村民持横幅爆发大规模散步,抗议政府贪官私卖土地、私吞公款。汕头潮阳区海门镇3万人抗议再建发电厂,濠江区三寮村500人到抗议政府卖地;澄海区溪南镇上岱美村数千村民抗议村官私卖土地.汕尾鸟欠村旁的冷头村、陆丰甲东镇岱头村、龙光村村民也上街抗议村官卖地贪腐等。就先拿一下最近闹得挺轰动,但还是有许多人不知道的广东陆丰乌坎村的征地事件风波说一下吧。当地村委不顾村民的合法利益,私自将村里公有的土地卖给某房地产商,即没有得到村民的同意,甚至试图将所得利益私吞!据说,私吞私卖土地款高达七亿多元人民币。该村村支书薛昌私自非法出卖的土地多达五千多亩,按理每家每户至少都可分得上百万元人民币,但至今村民每人只分得550元,村名多次向上级反映,均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此时我就质疑了,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番薯,此时官员为什么不主动深入基层听民之苦,民之意,那么哪里还会有大暴动出现呢。虽然我也经常听到长辈说“陆丰这个地方是非常黑暗的,这里当官的是黑白勾结一手遮天。”但我也没有想到会这么严重!更让我气愤的是,官员不作为后,村自发成立“村民临时代表理事会”、“村妇女代表联合会”领导村民维权,与当局对话,村民维权抗争行为却遭到当局镇压,甚至将村代表薛锦波给搞死,并引起了更大的骚动,引来了广大海外媒体的关注,而国内媒体则是哑口无言。

  还有就是汕头潮阳海门,在东陆丰乌坎村骚乱之后,也出现了万人大骚乱。我家距离那里算的是比较近的,在之前也是知道那里的一些事的。海门在前几年建了一座发电厂,给当地政府带来了不少的税收,但也极度地污染了当地环境,有条件的家庭早就搬走了,但还剩下许多村民,他们也进行了许多的上诉,但均没有得到满意的回复。《道德经》46章要求官员在治理社会时,应当要符合道,既是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贪欲不能过大,既是要少私寡欲,不要贪得无厌。但当地官员却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人民的生存环境,居然还要建第2座发电站,这是极度不符合《道德经》的思想!这样不顺从人民的意见,发生暴动是无可避免的。

  在广东陆丰乌坎村的征地事件风波发生后,虽然官方费了很大的力气封锁消息,但潮汕地区还是许多地方都有不同程度的抗议活动,这也从一方面反映出当地官民的关系不好,特别是许多村委贪污严重,官员不够廉洁修身,没有重视人民的利益,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信号,对维护中国社会稳定不利!

  我认为,在不断加强政治体制改革,提高对贪腐行为的惩罚力度的同时,应该不断强化官员的廉洁修身思想,如多读读《道德经》,可以将其列入评政绩的标准中,当然还要以不同形式保证不留于形式。

  小小的《道德经》,不仅包含廉洁修身的思想,还有“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矛盾观”等等精华思想,每次阅读,都让我有不同的感悟,都让我感叹老子的智慧。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够以全然的态度,认真研究《道德经》,去除其中的糟粕,留取精华部分,不断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

  道德经读后感八:

  作为充分体现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用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虽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诗体的语言,有些晦涩难懂,但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它丝毫也不过分。

  我对《道德经》的理解主要是讲求“无为”,“尊重规律”。

  第一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说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语言来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名可名,非常名。”说的是可以称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说天地刚刚呈现时是没有名的,万事万物逐渐出现时才有了各自的名(但并不永恒)。“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经常在没有欲求时来探究它的奥妙,有的时候探究它的倪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是说有和无这两方面都同出于道却有不同的名称。“同谓之玄”都同样可以被认为深远微妙,难以把握。“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指的是这种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这一段作为《道德经》的起始,详细阐述对规律的理解。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计划、有科学根据的,它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也远远超出了中国的范围。

  认为坚持按规律办事,一切都会顺利,而违背规律会得到大自然的惩罚。“昔之得一者”古来大凡按规律办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上天尊重规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规律可以安宁,神灵尊重规律可以带来安宁,河流尊重规律可以水满,自然界万事万物尊重规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规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说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会爆裂,大地不安宁就可能会塌陷,神明不显灵就可能会消失,河流没有水就可能枯竭,万事万物不能生长就可能灭亡,君王不能统治天下就可能颠覆。“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所以富贵以穷贱作为根本,高贵以低下作为基础,由此可见,这在几千年前的中国是很难能可贵的,这种辩证法虽然很不健全,但却具有非常强的科学性,这对现在我们的唯物论十分有帮助,为后来人们对唯物论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个十分坚实且广泛的基础。在现实和一些文艺作品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云游四方的道人,他们虚幻而飘渺,空灵且高傲。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飘逸,感受到的都是那种无为。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智。”所以说圣人的治理方法是让人谦虚,让人博学,减弱人的志向,增强人的体魄,让百姓没有知识和欲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为,以自然无为的态度治理天下便没有做不好的事

  关于无为在《道德经》第七篇里举了一个例。“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

  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勃发。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道德经》是一部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是大有裨益的。

  道德经读后感九:

  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勃发。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道德经》是一部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是大有裨益的。

  老子以他博大精深的见解,以他虚怀若谷的气魄,向世人阐述了怎样为人处事,怎样进行科学管理,怎样修养身心,怎样求知,怎样治国等等,告诉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必须遵循大道(即事物的规律),不要有太多的欲望“昔之得一者”古来大凡按规律办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上天尊重规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规律可以安宁,神灵尊重规律可以带来安宁,河流尊重规律可以水满,自然界万事万物尊重规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规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说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会爆裂,大地不安宁就可能会塌陷,神明不显灵就可能会消失,河流没有水就可能枯竭,万事万物不能生长就可能灭亡。追求太多,渴望太多,就会被生活所累;如果沉静无为,包容一切,将会满足和快乐,否则就会招来祸患。

  老子的《道德经》,以辨证的哲学方式提出了他对于治国与治人方面的主张。《道德经》的前半部主要论述了治国的方略,后半部主要论述了如何治人。

  第一段“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是说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语言来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名可名,非恒名。”说的是可以称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说天地刚刚呈现时是没有名的,万事万物逐渐出现时才有了各自的名(但并不永恒)。“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经常在没有欲求时来探究它的奥妙,有的时候探究它的倪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是说有和无这两方面都同出于道却有不同的名称。“同谓之玄”都同样可以被认为深远微妙,难以把握。“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指的是这种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开篇,老子以具体而又抽象的“道”引出“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即写出了要认识玄妙的玄,最好便是做到“无欲”。这与他所主张的“清净无为”异曲同工。“无欲”也就是贯穿《道德经》的主要思想。

  老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纯真的。而种种人类丑恶行为,则应当是不合理不完善的社会制度造成人性扭曲的不正常现象。由此,老子坚持去伪存真,保留人性善美而契合自然之道的东西,摒弃所有引起人的贪欲的东西。他的政治思想,在今天看来,似乎是难以理解。他理想社会中的人民,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没有奢侈的物质享受欲望,也没有被各种令人头晕目眩的文化或知识困扰的烦恼。他是一个历史的循环论者。在他的眼里,让人们在一种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中保持人类纯朴天真的精神生活,与自然之道相契合,比物质文明虽然发达,但充满着危机、争斗、谋杀和阴谋的社会制度显然更符合于人类的本性。

  他所强调的“无为”,即是顺应自然,其治理社会的效力,显然要比用法令、规章、制度、道德、知识来约束人的社会行为要合理得多,有力得多。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基础涵义。而老子的这种社会理想,又是同他的“道”论密切相关的。

  出于对自然法则的深刻悟解,老子把适应于“道”的运动,看作是人类政治制度、社会生活以及道德准则都应该遵循的最高准则。具体体现在他政治思想中的即是他鼓吹的“无为之治”和“不言之教”。所谓“无为之治”并不是无所为,而是强调人的社会行为要顺应自然,适用于“道”的运动。具体地讲,就是要求统治者给老百姓宽松的生活和生产的环境,不强作干预,以顺应自然。老百姓在这种怡然自得的生活环境里,无苛政之苦,无重税之忧,自然会感到这种政策的好处,从而达到了“不言之教”的教化作用。

  “无为之治”并不是脱离现实的乌托邦,也不是虚渺幻想中架设起来的空中楼阁,它具有现实中施行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最显明的史例就是汉初的黄老无为之治。由于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和汉楚之争,西汉初期,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经济凋敝,人口大量减少。《史记·平准书》记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在这种残破的社会经济状况下,自高祖刘邦开始,实行了黄老的无为之治,采取“与民休息”政策。至文帝时期,更进一步推行“轻摇薄赋”、“约法省禁”政策,使生产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

  在老子看来,高明的当政者和领导者应懂得自然之道,顺应人的天性,让下属和百姓各尽其能,各守其职,各得其所,相安无事,而切忌用过多的条规制度来进行强制性约束,否则会适得其反。也就是说,最好的政策应该是“清静无为”的政策。要让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安定大治,就像对待井水一样,搅动得越凶,残渣败叶就越是泛起,水就越是混浊,最好的办法不是去放什么漂白粉之类的,而是停止施加外力,让它自己慢慢平静下来,这样井水就会自然清静了。“无为而治乃大治”,这是老子“无为”论给后人的有益启示。

  治国如此,那么治人又该如何呢?要以善,以柔,以刚。

  所谓“上善若水”,水至善,至柔,也至刚。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柔,能变化于无穷,并包容一切;水刚,故可滴水而致石穿。水集“善、柔、刚”于一身,治人也是如此,要善、柔、刚三者并重。

  善,并不仅仅只是善良之意,还要与人为善。如果人人都信善,整个社会就将会呈现出一派祥和之气。人人不生恶念,太平盛世将唾手可得。柔,然而不弱,能使心平气和,与“善”所产生的效果不相伯仲。而刚,则是要坚强,持之以恒。只要有恒心与坚强的意志,铁杵难道不能磨成针么?只要能做到“善、柔、刚”,就可以变得信、美、辩、智、博,虽不能成为圣人,也将不远矣。

  这是一首对水的颂歌,歌咏的对象是具备像水那样品格的圣人。它以“上善若水”为提纲,指出一个人如要效法自然之道的无私善行,便要做到如水一样谦退守中的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

  水,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行,它能使万物得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争利,只要能做到利他的事,就永不推辞地做。但是,它却永远不占据高位,更不会把持要津。

  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在这个永远不平的物质的人世间,宁愿自居下流,藏污纳垢而包容一切。所以老子形容它“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以成大度能容的美德。因此古人又拿水形成的海洋和土形成的高山写了一幅对联,作为人生修为的格言:“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

  水,与物无争,谦下自处。所以老子讲,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能做到如水一样,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居善地”;心境养到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的深沉渊默—“心善渊”;行为修到像水一样助长万物的生命—“与善仁”;说话学到如潮水一样准时有信—“言善信”;立身处世做到像水一样持平正衡—“政善治”;担当做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和—“事善能”;把握时机能做到像水一样及时而动,随着动荡的趋势而动荡,跟着静止的状况而安详—“动善时”;再配合基本的原则,与物无争,与世不争,那就永远没有过失了。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德是近于道的。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他的言行有类于水。为什么说水德近于道呢?水滋润万物而无取于万物,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在此后的七个并列排比句中,都是有关水德的写状,同时也是介绍善之人所应具备的品格。老子并列举出七个“善”字,都是受到水的启发。最后的结论是:为人处世的要旨,即为“不争”。也就是说,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

  老子讲了一连串人生哲学的行为大准则,如果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就是完整而完善,实在太难了。除了历史上所标榜的尧、舜以外,几乎难得有一完人。不过,如果我们具备一项这样的美德,也就可以名垂千古了。

  老子《道德经》中所陈的治国与治人思想,其意义之深远,至今仍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现今社会,生活、工作的脚步很快,压力又大,人们的脾气也随着变得焦躁与不安。如果能做到善、柔,必定可以平心静气。心静自然凉,生活、工作的情绪就会舒畅起来,效率也会大大提高。不仅如此,善与柔还可以帮助处理好朋友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使变得融洽,心情也会阳光不少。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为先”,崇尚“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各行各业,各村各户都在努力提高群体的道德水准。具体来说,就是将“静心、净心、尽心”三心衍化为“六心”教育: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热心献给集体,关心献给同事,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在现代经济社会下,重读和阐释圣典《道德经》,让人们能致虚守静、净化心灵,从而尽心尽职,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工作团结,有利于家庭和睦!

道德经读后感800字600字1000字
1 元
1.68 元
5.20 元
6.66 元
8.88 元
自定义
谢谢您的赞赏
保存
取消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