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

净空法师经典语录语句 净空法师学佛问答语录大全

来源:www.gexingshuo.com 时间: 2017-03-26 所属栏目: 经典说说 人气: 305
净空法师经典语录语句 净空法师学佛问答语录大全

人生在世,不要跟人结冤仇,也不必刻意结善缘,佛教我们「广结法缘」。善缘好过头会变成恶缘,只有广结法缘,才是身心清净没有染著。
 
锋芒毕露的人没有福报,所谓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孔老夫子的思想中心是「中和」,古人讲「忠恕」,「恕」就是中和,与佛法讲的随缘是同一个意思,能够随缘就是很大的智慧。
 
度眾生要看机缘,好比採果实,先熟的先採,还没有成熟的,等过些时候再採。
 
修行人一心一意為佛法為眾生,一生就让佛菩萨安排,我们自己不必操心。
 
日常生活待人处世,能够恒顺眾生随喜功德,这是「权智」;自己保持清净心,一尘不染,这是「实智」。我们不要以佛法的标準,去衡量所有的人,处处看不顺眼,这是大错特错,所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法」。离开世间法,就没有佛法可言。这些我们应该认真去学习。
 
中国几千年来没有灭亡,是因為有伦理道德来维繫社会秩序。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具什麼身分就尽什麼义务,一辈子都能够遵守不违背,这是社会安定的基础。
 
平日处世待人接物,都要用清净平等慈悲的心。慈悲要有理性觉而不迷,不是感情用事;清净心是随缘不攀缘,凡事顺其自然。心地清净,不管环境再复杂,也能看得清楚明白;心不清净,想看也会看错。所以清净心能生智慧,这是自性的本能,我们现在失去本能,是因為妄念很多心散乱,如果心清净,有定力,六根能力自然就恢复。
 
我们个人修学的原则是三福六和三学,接触大眾的时候,则是歷事练心,要遵守六度十大愿王,保持心地清净,才能够成就自己的道业。
 
学佛人平时修一切善法,绝对不求现在的善果,不求这个福,修福不愿意享受这个福报,愿意在什么时候享?留到临命终时享。为什么?临命终时不生病,神智清楚,正念分明,佛号念得清清楚楚,这是大福报。
 
要积功累德,不但要抓住机会,还要有高度的智慧。佛法里面常讲要种福田,你是不是真的种在福田上?你要认识哪些是真正的福田,哪些是假的福田,你自己要用智慧去辨别。
 
释迦牟尼佛讲得好,不是他一个人,他后头还有一句话,叫“是诸佛教”。诸佛就是所有一切佛,他们教化众生也就教这三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世间第一桩事业,真正有价值的事业,真正有意义的事业,莫过于教育。你看这些从事于教育工作的人,为国家为社会,奠定和平安定繁荣兴旺幸福的根基,他们在播种在造福,让大家享福,所以这是无比殊胜伟大的事业。
 
佛菩萨没有自己,真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众生相是没有空间,无寿者相是没有时间,佛菩萨彻底放下,心里头不执着这些相,所以他见性。
 
所以学佛最重要的,就是学会放下。布施就是教我们放下,放下才是最完美的。人与人之间往来,我们懂得这个道理,把自己的利益能够真正放下,那你跟人相处最完美;如果不肯放下,就会跟别人发生冲突,利益冲突!
 
我们用一个心待人,人人都是佛菩萨,人人都是好人!佛经里面跟我们讲的“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我学佛五十年,在这两句话当中续了两句:“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你要懂得这个意思,你才能入佛门,才能进入佛菩萨的俱乐部。
 
世出世间最大的好事最大的善行,无过于帮助众生觉悟。所以诸佛菩萨给我们示现的最大善行,就是www.gexingshuo.com教化众生。
 
佛教初学,意业教给我们不贪不嗔不痴;语业教我们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身体造作教导我们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这是善业,还不是净业。
 
身为佛弟子,自己真正确确实实明了觉悟,一定要随顺佛陀教诲,一定要去做,诸佛菩萨是教我一个人的,不是教别人的;别人做不做,与我不相干,我自己一定要做!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没有一切建筑,石窟里头大树之下草原之上,佛在那里一坐,大众围绕,就讲经说法,那就是道场。所以要懂得“道场”两个字真正的意义。
 
佛法的修学,同学们特别要注意,佛法叫“内学”。内是什么意思?内是观察自己。观察自己,你才能成就。
 
意有三种恶业,贪心嗔恚愚痴;反过来是三种善业,不贪不嗔不痴。今天我们要成就自己,不修十善怎么行?佛在经上常常叫着“善男子善女人”,与十善相应,你才是善男子善女人;与十善不相应,善男子善女人你不但没份,将来果报在三途!口有四种恶业,妄语是说话不诚实,存心骗人;两舌是拨弄是非,说人家坏话;绮语是花言巧语,诱惑众生;恶口,说话很难听很粗鲁;反过来就是四种善,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
 
对于兴趣不同法门不同的人,我们应当要尊重。
 
真正修行人,纵使受业报也会愈来愈轻;自私自利贪图名闻利养五欲六尘,定业是决定无法转变的。
 
在道场共修,二十岁至四十岁的学做事,四十岁至六十岁的人贡献自己,作领导负责任;六十岁以后就退休专心精进,求生净土。
 
修行人一心一意为佛法为众生,一生就让佛菩萨安排,我们自己不必操心。
 
从古今中外的历史,我们真正了解到,靠人是靠不住的,因为一个人的权势财富事业,总是会有失去的时候,唯有靠自己往昔今世勤修大福德,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过得很自在。所以佛法教我们要积德修善,才会有真实成就。
 
对于任何道场绝对不要留恋,道场不清净有人我是非的地方,一部经不一定要讲圆满,最重要的是保持自己的身心清净。这些道理佛在经典上常常提醒大家。
 
真正成就的人,一定是依教奉行,我们既然发心弘法利生续佛慧命,就更应该苦学,每天嘻嘻哈哈,不会有成就,有成就的人,一定是勤苦认真的学习。
 
大家共住一个道场修学佛法,保持身心清净最重要;心不清净,知见就不正确;知见不正往往做错事,做错事就要承受因果责任。
 
愿常听经念佛,不令间断,一心求生净土,必得诸佛护念,圆满无上菩提。唯愿诸仁者依教奉行,善思念之。
 
学佛最低限度要能够自求多福,换言之,一定要有智慧辨别是非善恶和邪正。
 
身的恶业有三个,杀生偷盗淫欲;反过来就是身的三善业,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你看这个标准多么简单!这个标准的境界浅深广狭,完全看你自己的善根因缘程度。
 
佛法重在行。解是手段,行是实质,你能解不能行,你一生所修学的全都是福德,没有功德;能解又能行,福德就转变成功德。
 
自古以来,中国对於伦理道德非常重视,因為这是安定社会重要的教育,统治者的责任,也就是要维护道统。所以不管他自己作得好不好,能够维护道统,并且将之发扬光大,就是很大的功德。
 
真正能够帮助眾生得到真实利益的只有念佛法门,问题就在於我们是不是真正放下身心世界,老实念佛。真正用功,业障一定是快速消除,觉得轻安舒畅,法喜充满,生活过得安乐自在。
 
佛法一定要以固有文化為基础,才能够建立,因為文化是根本的根本。这种文化的复兴工作,是大家看不到的,所以要能够捨弃名闻利养,默默去做,这的确是一项真正伟大了不起的事业。
 
一般人容易招致魔障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喜欢神通感应。魔有神通,诸佛菩萨当然也有神通,但是佛菩萨怕眾生对於正法魔法混淆不清,所以用讲经说法度眾生,对於神通感应的事,绝口不提。
 
学讲经一定要求三宝加持,也就是自己的心愿解行一定要与佛相应,才能得到感应,口是心非是绝对不可以的。道场同修如果不学讲经的,也要认真听讲,增长正解,提高共识。
 
我们现在修清净心唯一的办法,就是老实念佛,用一句佛号代替一切妄念。这一句佛号是自性功德,所以念佛就是恢复自性。心地清净性德流露,我们就会有庄严的相貌和健康的体质。
 
我们念佛功夫不得力,是因為不知道佛号功德利益不可思议。念佛是定慧等持,只要真正发心,立刻就会得到真实圆满的福慧,从业障凡夫身,转為乘愿再来的大菩萨,真正是不可思议的法门。
 
印赠经典流通录音带,这些好事许多人都知道,也有很多人在做。但是像延续文化从根救起的工作,却很少人知道,我们应该认真去做。这种工作需要有远大眼光的人,才能做得到。
 
我们念佛一定要心裡真正有佛,只要把阿弥陀佛当成自己的心上人,念佛就会成功。如果心裡真的有佛,口裡念不念都没关系,只要有真信切愿老实念去,一定会成就。
 
自己生死有把握,至於什麼时候去极乐世界,就要看缘分。如果与眾生有缘就要留下来,多帮助一些人往生。没有缘分,不妨自己先去,将来倒驾慈航,再来普度眾生。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是谁定的?还是自己定,佛菩萨阎罗王没有能力為我们定。所以我们希望生活过得幸福快乐,就要谨慎种善因,避免造恶业。不但恶行不可以有,恶念也不可以有。
 
佛门中讲「发露懺悔」,是向大眾说出自己的过失,希望同修督促自己。如果要说别人过失,一年当中只有一天,也就是结夏安居圆满日,称為「自咨日」。这是佛陀的制度,非常圆满。
 
我把这个身体借给佛菩萨用,祈求佛菩萨藉我这个身体跟大家讲经说法,我这样干了几十年。所以,经讲出来,这两个小时讲完了,我下来之后,你们要问我:“法师,你讲些什么?”我完全不知道,我不晓得。
 
什么是开光?一尊新的佛像塑成了,启用典礼的时候,把佛像供养的意义跟大家说明白,这就是开光。譬如阿弥陀佛代表无量觉,我们见到这个佛,我们就觉而不迷,觉就是光!见到释迦牟尼佛,释迦是仁慈,牟尼是清净,你就想到,开自己的光,我对自己要清净,对别人要仁慈。
 
一定要晓得,清净心起作用就是般若智慧;我们心不清净,你再聪明再有智慧,都叫世智辩聪,不是般若智慧。
 
我们多读一点佛经,多听多记一些,以为自己智慧开了,错了,那是记问之学。智慧开了,你烦恼无明没断,要晓得那不是智慧,那叫“世智辩聪”。
 
每天不一样,这个我们现在还做不到,我们现在充其量只能做到每个星期都有进步,进步的幅度有高有低,最低的限度也有一点小进步。心愈来愈清净,业障愈来愈少,智慧愈来愈增长,这样修学才能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离苦得乐法喜充满。
 
什么是业障?业障是起心动念。业障消除了是什么现象?心是平静的,我们见色闻声,六根接触外头六尘境界,不会分别,不会执着,不会起心动念。
 
我们自己得到了,知恩报恩,我们要怎样报佛恩?我们要帮助佛弘法,推广佛陀的教学,让一切众生都能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这就是报佛恩。
 
在大灾难中,佛菩萨不会建立制度,因為建立制度,立刻会被魔破坏。魔已经造太多罪业,佛菩萨不忍心让他堕落得更深,所以一定会等到大灾难过后,才建立制度。所以我们在乱世弘扬正法,一定要採取低姿态,等灾难过后,正法才会真正的复兴。
 
僧团一定要奠定在三福六和的基础上。六和裡面,最重要的是「见和同解」,也就是用真心与大眾相处,不用妄心。因為妄心每个人都不相同,只有真心才会一样。「真心离念」,真心裡面没有妄念,所以我们要放下自己所有的分别执著,才能与大眾和合。只要心裡还有一个妄念,彼此的想法看法作法就会不相同,很容易就会起衝突。
 
以真心与大眾相处,这是大乘圆教初住别教初地菩萨的境界,也就是「破一分无明,见一分真性」的法身大士才能够做得到,称為「道共戒」,道就是真心,这是最究竟的根本。小乘人的见和同解,则是建立在禪定的基础上,也就是虽然有妄想,但是都能够伏得住,不会起现行,所以大家仍然能够保持见和同解,这是「定共戒」,以定力作為见和同解的基础。我们现在达不到这个境界,所以用「无量寿经」作标準,大家起心动念都依靠无量寿经的教训,就不会有有其他的意见。
 
如果研究经教讲经说法,而不知道怎样修行,最好就老实念佛。佛菩萨讲经是说而无说,无说而说,与念佛功德相应,我们凡夫讲经,在讲台上起心动念,在讲台下也起心动念,所以是修有漏的人天福报,不能往生,这是事实,是应警觉。所以不讲经说法的人,可以不生病,自在往生,而讲经的法师,临终还会有病苦。能够参透这个道理,明白事实真相,才知道领眾念佛修行的功德很大。
 
在这个时代,我们道场就依靠无量寿经所说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建立共识。我们没有大乘菩萨明心见性的境界,也没有小乘人的禪定功夫,只要能够守住这一句「阿弥陀佛」,今生一定能够脱离轮迴。所以这八个字,的确是我们了生死出三界的唯一生路。
 
大眾共修,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想法看法统统放下。真正念佛人,没有妄想,也没有见解,一心一意就想离开这个世界,还有什麼想法跟看法?我们只想求生净土见阿弥陀佛,别人提出看法,我们还是一句佛号老实念,所有的业障都能够消除。
 
我们口头上说利益眾生,眾生得不到真实利益,必须自己真正有修持,才能帮助眾生。所以在自己没有成就以前,自度比度他重要;等到功夫成就的时候,利益眾生就是我们最重要的事业,这才是真正的慈悲和智慧。
 
世间人恩怨复杂,有爱有恨,今天两个人再好,明天说不定就反目成仇。而且爱得愈深,恨得愈重。我们了解事实真相,看破放下,心地自然就会清净。
 
真正能够帮助眾生得到真实利益的只有念佛法门,问题就在於我们是不是真正放下身心世界,老实念佛。真正用功,业障一定是快速消除,觉得轻安舒畅,法喜充满,生活过得安乐自在。
 
弘扬佛法真实的功德利益,是帮助眾生觉悟,降伏烦恼。如果帮助眾生增长贪瞋痴的,绝对不是善知识。
 
自古以来,中国对於伦理道德非常重视,因為这是安定社会重要的教育,统治者的责任,也就是要维护道统。所以不管他自己作得好不好,能够维护道统,并且将之发扬光大,就是很大的功德。
 
处在乱世,每个人都觉得很苦恼,如果不学佛,往往不知道怎麼作。在乱世中,最重要的是修善积福,有福的人到任何环境,都能够安定自在,所以福报非常重要,我们称佛為「二足尊」,就是讚叹佛的福报智慧都圆满。
净空法师经典语录语句 净空法师学佛问答语录大全
1 元
1.68 元
5.20 元
6.66 元
8.88 元
自定义
谢谢您的赞赏
保存
取消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