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关于放下的理解,需要你有极高的精神觉悟和力量,无为而为,才是最有力的行动!该放下的还是要放下,我们如何学会放下?
放下,无为而为 不争而争,是最有力的行动
要达成行动一般有两种情形:
一种是我们明确掌握状况,并且抓住适当的时机出手,此时我们可以靠一己之力完成;
另一种情形则是,我们争取别人的参与,接受他人的指导并共同达成行动。
然而还有第三种情形:我们等待,直到它仿佛是自发地到来。这不是被动地等待,而是与伟大的力量和谐一致地行动。它已然在进行,我们只是信任这股运作的力量,信任它将直达目的地,因为我们对它敞开并臣服于它的引导。
这完全不同于受他人指示的行动。我们臣服于这股力量的引导,却也因此成为这股力量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我们通过放下自我行动。
放下就是无为而为,也往往是最有力的行动,他需要极高的觉知与决心以及真正的力量。
要如何找到这股力量?哦,通过内在之旅,我们就走在与这股伟大的力量和谐一致的道路上。也许我们看起来好像没做什么,一点也不起眼,可是这却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们也可以把个人的行动同这份和谐联结起来,在每一次行动前,调整自己的步调与这股力量一致,然后再行动。接受他人指导也是一样。只有那些与这股力量一致并且清楚自己方向的人,才值得我们去追随。
当然有人不这么做也能成功。只是我们要问:这种成功能持续多久?能达成多少好事?而又要付出多少代价呢?
同意一切如是
我只要同意某人,某人就会平静下来;而我只要同意一个状况,这个状况也会因此平静下来。这样一来,所有该完成的行动都将不会遇到任何阻碍。
内在的旅途上,我可能会遇见一些我尚未同意的事物,譬如当下的伤痛、难以忘怀的失落,或者是悬而未决的课题。
我还会遇见什么?时间,我所需要的时间。然而只要承认自己仍然需要更多的时间,我也就能够平静下来,并得以继续接下来的旅程。
伤痛也是如此。同意伤痛是怎么一回事呢?这表示我抱着伤痛不愿释怀吗?正好相反。我接受它,并允许它和我自己一同归于平静。我转而面对伤痛,让它引导我走向自己的疗愈之路。
也许,这伤痛是要指引我,带我回到某个看似已经消逝的情境,譬如失去某个人;也或许,它要带我回到某个等待被承认或者需要被解决的过去。我和这伤痛共处,全然如实。也就是说,这样的伤痛会在我的内在展现出一股沉淀。
这表示我的内在之旅就停在这里了吗?当然不是。虽然我没有多做什么,只是同意,伤痛却会带我迈向下一步它牵着我的手,领我走到更深、更远的地方。
接下来呢?伤痛最后也会归于平静,它会合上眼,仿佛完成了它的任务。
当我同意一切如是时,我就拥有了宝贵的时间。尽管我静了下来,但是某个东西却会从全然的安详中觉醒,仿佛从自身、从内在中升起,并且将不断的围绕着我。
内在之旅就是生命的运作,因为当同意一切如是之后,我便能自在地去成就生命的本质,去采取关键性的行动。
生命的运作从内在开始,然后转而向外。生命的力量首先在内部凝聚,然后才在生活中实践出来影响他人,而我们也是先由内在觉知到理智,然后才把它运用到实践。
内在之旅也从内在开始,然后转而面向一切。先是同意自己,如实地同意自己的处境和生命,然后是他人,再后来是朝向所有的外在。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